分类目录归档:ProtonVPN APK

神秘星球是谁建造的?我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用科技视角看是这么一回事儿…

日本「最神速」独角兽 Sakana AI 获辉达投资

日本 AI 新创「Sakana AI」宣布获得辉达(Nvidia)投资,据悉辉达将成为 Sakana AI 的大股东,且 Sakana AI 企业估值将超过 11 亿美元,将成为史上最神速变成独角兽(unicorn,指企业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新创公司)的日本企业。Sakana 为日文「サカナ」的读音、中文意思为「鱼」。

Sakana AI 4日宣布,在A轮募资行动中、获得辉达等投资者投资超过1亿美元。Sakana AI并宣布将和辉达在日本展开新合作,内容包含研究、基础设施以及建设AI社群。

除辉达之外,A轮募资行动中的投资者还有美国创投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Khosla Ventures以及Lux Capital。

日媒报导,Sakana AI虽未公布具体的募资金额,不过预估总额约200亿日圆,其中辉达预估投资数十亿日圆、是最大出资者,将成为Sakana AI的大股东。

Sakana AI营运长(COO)伊藤链表示,「藉由和辉达合作,希望在日本创建世界级的AI研究实验室。从事活用日本特性的研发。」

据报导,Sakana AI设立於2023年7月,已在2024年1月从NTT、Sony、Khosla等投资者筹得约45亿日圆。此次募资後、Sakana AI的企业估值将膨胀至超过11亿美元,将成为史上最神速变成独角兽的日本企业(从设立到成为独角兽仅历时一年多时间)。

据报导,辉达对日本企业的第一笔投资发生在2017年,当时对AI新创ABEJA进行出资,之後在2024年3月透过旗下基金、对游戏相关公司UBITUS进行出资。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akana AI)…

Alphabet 跌回 200 日线,专家:ChatGPT 侵蚀影响低

过去两年来,Google 的搜寻市占逐渐遭 ChatGPT 等 AI 聊天机器人侵蚀,引起投资人担忧。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对母公司 Alphabet Inc. 的股价影响应该不大。

Barron’s、Investing.com 4日报导,Evercore ISI调查全美超过1,300人後发现,8%受访者选择ChatGPT做为主要搜寻引擎,远高於前次6月调查时的1%。相较之下,将Google当作主要搜寻引擎的受访者比例从80%萎缩至74%。

Evercore分析师Mark Mahaney指出,这项结果对Google的影响好坏交杂。虽然Google市占遭ChatGPT侵蚀确实是利空,但在广告利润最高的购物、旅游类别,Google搜寻的市占损失却较不显着。

另一个投资人还不必惊慌的理由是,虽然ChatGPT做为主要搜寻引擎的占比增加,Google的使用趋势似乎未受影响。生成式AI用户执行的搜寻次数上升,或许可以解释其中缘由。

Mahaney指出,虽然调查暗示搜寻市场竞争加剧,却也表明Google的生成式AI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好用的搜寻引擎,这应能为Google带来持续强劲的搜寻相关营收。

Evercore将Alphabet投资评等维持在「表现优於市场」,目标价为225美元。

Alphabet Class A股4日终场小跌0.58%、收156.45美元,创4月25日以来收盘新低;盘中最低下探155.96美元,稍稍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156.52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AI讲笑话 没有比人类更好笑

编译/黄竣凯

为探讨生成式人工智慧(AI)到底是否能创造出比人类更好笑的笑话,英国喜剧界出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测试。知名喜剧演员Karen Hobbs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的一场演出中,特意选择了由ChatGPT这一AI平台生成的脱口秀段子来表演,让观众们对AI创造力有了更直观的体验,但大家也发现,AI虽然能创造出具有一定水准的笑话,但要真正取代人类的喜剧天赋,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I虽然能创造出具有一定水准的笑话,但要真正取代人类的喜剧天赋,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图/123RF)

测试结果揭示AI潜力及局限

据报导,这次测试结果显示,AI在讲笑话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但仍存在许多局限,特别是在面对观众反应,以及即时调整段子内容方面,AI还无法与人类喜剧演员相提并论,但尽管如此,史丹佛大学的AI专家Michael Ryan表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很快改变这一局面,他认为,未来的AI有望创造出「真正搞笑的」脱口秀段子,并且能够像人类演员一样适应现场观众的反应。

更多新闻:窃取声音去卖钱 谁把AI 教坏了

专家观点:AI在把握笑点和即时应变上仍有不足

Ryan指出,尽管目前AI能够根据大量数据生成笑话,但它在把握笑话的精髓和即时应变方面,仍远远不及人类喜剧演员,他强调,一个成功的笑话,通常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逐步引导观众到达笑点,而这正是目前AI尚未能完美掌握的技能。

AI技术的挑战:能否真正取代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在这场脱口秀上,Hobbs在脱口秀开场时幽默地告诉观众,「如果你们继续笑下去,我们就都要失业了!」这句话虽带有调侃,但其背後却反映了AI技术对传统艺术领域的挑战,自ChatGPT问世以来,这款大型语言模型,已经从一个科技新奇点,演变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然而,当涉及到艺术创作,特别是讲笑话时,AI到底能否与人类匹敌仍存在不少争议。

性别刻板印象暴露AI创造力缺陷:观众反应不一

在这场测试中,Hobbs所使用的段子多数围绕着性别刻板印象进行,暴露了AI模型在创造力方面的明显不足,当她要求ChatGPT生成一个女性视角的段子时,AI生成的笑话内容却往往落入对千禧世代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一点引发了观众的质疑和失笑。

参考资料:vijesti

※探索职场,透视薪资行情,请参考【科技类-职缺百科】帮助你找到最适合的舞台!

AI机器人能组120种扳手、当超商店员 经济部助产业升级

记者/李琦玮

2024台湾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展21日正式开展,经济部产业技术司科技研发主题馆展出9项最新机器人技术,其中,「高拟真仿人类双手协作机器人」能以AI辨识工件样式立即配对组装程序,让机器人模仿人类双手灵活组装超过120种手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为发展AI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关键模组,现已与手工具界的隐形冠军英发企业合作,有效提高手工具组装生产效率。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科技研发主题馆展出9项最新机器人技术,其中AI机器人能组120种扳手。(图/记者李琦玮 摄)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副司长周崇斌表示,AI人工智慧机器人市场正快速成长,根据Global Information的市调显示,预计到2028年将以29.9%的复合年成长率成长至443亿美元,商机可期。为协助我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低碳制造,经济部技术司近4年透过科技专案,研发机器人关键技术,将人工智慧结合机器人控制协作、模拟感知及整合多元加工制造经验,协助台湾制造业升级转型智慧制造,除了制造业领域应用外,未来更可广泛应用於服务业领域,为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AMD 拟售 ZT Systems 制造业务,大摩看有利 3 台厂

AMD 周一(19 日)宣布以 49 亿美元收购美商 ZT Systems,美系外资大摩出具最新报告指出,AMD 将保留 1,000 名工程师,但寻找策略夥伴以收购 ZT Systems 的制造业务。另据调查,目前 GB200 业务正常,不排除未来股权转移的可能性,这项消息将有利鸿海、广达和纬颖。

ZT Systems 是全球最大超大规模运算公司的 AI 基础架构领导供应商,也是英业达的紧密合作夥伴,英业达持有ZT Systems 最多 10% 股份。大摩认为,AMD 打算保留约 1,000 名拥有系统与资料中心服务专业的工程师,并寻找策略夥伴,因此 AMD 不会与 OEM/ODM 夥伴竞争。

大摩指出,目前英业达依赖 ZT Systems 进行机架级组装业务,即将推出的 GB200 相关业务会照常进行。由於 AMD 保留工程人才,剩下的制造业务虽有望以年营收 100 …

OpenAI高层离职  11位创始人只3人仍在

编译/庄闵棻

OpenAI近日迎来重大人事变动,三位关键高层去职,包括公司总裁Greg Brockman、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及副总裁Peter Deng,不仅引发了业界对OpenAI未来走向的猜测,也让人们对其领导层的稳定性产生疑问。目前在公司工作九年的Brockman已宣布将休假至年底,而Schulman则选择加入竞争对手Anthropic,专注於AI对齐研究,这一连串的离职事件,是否会对OpenAI的长期发展和使命实现造成影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以来,OpenAI已经经历了多名领导人主动离职,凸显OpenAI在高层管理团队上的重大变动和挑战。(图/123RF)

John Schulman转投Anthropic专注AI对齐研究

据报导,John Schulman在X上确认了他的离职决定,他表示,会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他希望能更加专注於AI对齐的研究工作,开始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并强调自己希望在Anthropic继续进行实际的技术工作,对此,OpenAI的首席执行长Sam Altman也对Schulman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称他将会被公司怀念,希望他能以OpenAI的成就为荣。

更多新闻:SearchGPT碰壁《纽约时报》网站封锁OpenAI

OpenAI发言人感谢Schulman对公司的贡献

OpenAI的发言人表示,Schulman在公司成立初期所做的工作,为OpenAI和整个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感谢Schulman作为创始团队成员的贡献,特别是在推进对齐研究方面的努力,然而,此次高层人事变动似乎正使该公司面临挑战,目前OpenAI的11位创始人中,只有三人仍在公司工作。

Brockman「休息」、Deng离职

此外,该公司证实,OpenAI 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Greg Brockman 在公司工作九年後将休长假,直至今年年底,以「放松和充电」,而在领导 Meta、Uber 和 Airtable 产品後,去年加入 OpenAI 的产品经理 Peter Deng也於前一段时间从OpenAI离职。

OpenAI高层变动延续 多名领导人离职

今年以来,OpenAI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高层人事变动,除了Schulman和Deng外,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和超对齐团队的另一位领导人Jan Leike也在五月份宣布离职。此外,两名致力於安全和治理工作的员工,Daniel Kokotajlo和William Saunders,也分别在最近几个月内离开了公司,凸显OpenAI在高层管理团队上的重大变动和挑战。

参考资料:Insider、Tech Crunch

Google新机用InFO封装 台积电新单报喜

编译/庄闵棻

台积电的扇出型 (InFO)封装制程,将颠覆苹果在高阶人工智慧(AI)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据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Google 计画在即将於明年推出的Pixel 10系列中,采用台积电的3奈米制程,制造自主研发的晶片,此一重大转变包括整合InFO封装,可望降低晶片厚度并提升能源效率,这些都是竞争激烈的AI手机领域的关键因素。

Google的Tensor G5晶片将为Pixel 10系列提供动力,采用整合式InFO封装。(图/取自台积电官网)

Google 将采用先进的3奈米制程与InFO 封装

据报导, Google的Tensor G5晶片将为Pixel 10系列提供动力,不仅受益於先进的 3 奈米制程,还将采用整合式InFO封装,突显出台积电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与技术实力,尤其是在封装解决方案上,为晶片设计与效能带来实质效益,此外,许多公司也正在探索使用玻璃基板,为晶片设计带来转型,可能对整个产业产生涟漪效应。

更多新闻:首次超越台积电 三星半导体销售额新高   

玻璃基板成为未来晶片发展的潜力新材料

除了封装技术的进步,转用玻璃材料生产晶片也是一个可能的重要发展,目前就有一家台积电的主要客户,已指定要求采用玻璃基板,与外媒《Patently Apple 》在 7 月中旬的一份报告相符,该报告强调了业界对 3D 晶片堆叠技术的兴趣,以及玻璃基板的革命性潜力。

玻璃基板将改变半导体技术的未来

业界向玻璃等新材料的转移,可能会对晶片制造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传统的矽基制程不同,玻璃基板可以在单一晶片上整合更多的电晶体,举例来说,英特尔就预测,到 2030 年,使用玻璃基板可以在单一晶片上放置一兆个电晶体,比苹果目前的 A17 Pro 处理器增加 50 倍,使玻璃基板成为未来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关键。

参考资料:Patently Apple

无惧iPad转向OLED miniLED背光持续成长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报告,虽然苹果(Apple) iPad显示器舍弃miniLED背光,转向OLED显示器,但miniLED仍是显示与LED产业的关键技术。由於优异的显示效果和成本效益,2024年第一季搭载miniLED背光的显示器出货量为445万台,预计第二季将持平。miniLED显示器的总出货量预计在2024整年将超过1900万台。……

意法半导体公布2024年第二季财报

意法半导体(ST)公布依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编制之截至2024年6月29日的第二季财报。

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净营收达32.3亿美元,毛利率40.1%。营业利润率11.6%,净利润为3.53亿美元,稀释每股盈余38美分。

意法半导体总裁暨执行长Jean-Marc Chery表示,第二季净营收高於业务预期的中位数,虽然个人电子产品营收上扬,但车用产品营收却低於预期,抵消了部分涨幅,而毛利率符合预期。受微控制器子产品部与功率及离散元件子产品部营收下滑之影响,上半年净营收较上年衰退21.9%。营业利润率为13.8%,而净利润则为8.65亿美元。本季与之前预期相反,工业客户订单情况并未转暖,同时车用产品需求亦不振。第三季业务展望(中位数)净营收预计32.5亿美元,较去年萎缩26.7%,但较上季微幅增加0.6%;毛利率预计约38%,包含闲置产能支出增加350个基点之影响。ST将推动2024全年营收132至137亿美元计画。依照此一计画,预计毛利率将约40%。

2024年第二季净营收总计32.3亿美元,较上年萎缩25.3%。OEM和代理商的净销售营收相较去年分别减少14.9%和43.7%。若较上季,净营收则衰退6.7%,比预测中位数高90个基点。

第二季毛利润总计13亿美元,较上年减少38.9%。毛利率为40.1%,与意法半导体业绩指引预测的中值一致,若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890个基点,主要原因乃受产品结构和销售价格的综合影响,以及闲置产能支出增加所导致。

第二季营业利润达3.7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11.5亿美元,降幅达67.3%。营业利润率(占净营收)11.6%,比2023年第二季的26.5%下降了1,490个基点。

相较去年同期各产品部门之表现(类比、功率与离散元件、MEMS与感测器产品部(APMS)):

  • 类比、MEMS与感测器子产品部(AM&S):营收衰退10.0%,主要受影像业务下跌之影响。营业利润1.44亿美元,降幅为44.5%。营业利润率则12.4%,去年同期则为20.0%。
  • 功率与离散(P&D)子产品部:营收减少24.4%。营业利润1.10亿美元,降幅达57.9%。营业利润率为14.7%,去年同期则为26.4%。

相较去年同期各产品部门之表现(微控制器、数位IC与射频产品部(MDRF)):

  • 微控制器子产品部(MCU):营收萎缩 46.0%,主要受通用微控制器业务下滑之影响。营业利润为7,200万美元,降幅87.1%。营业利润率为8.9%,去年同期则为37.2%。
  • 数位IC和射频子产品部(D&RF):虽然射频业务有所成长,但受ADAS业务下滑影响,整体营收降低7.6%。营业利润为1.5亿美元,萎缩23.8%。营业利润率为29.1%,去年同期则为35.2%。

净利润和稀释每股盈余分别降至3.53亿美元和38美分,而去年同期则分别为10.0亿美元和1.06美元。

2024年第二季营运产生之现金净额为7.0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13.1亿美元。

第二季净资本支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5.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10.7亿美元。

第二季自由现金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1.59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2.09亿美元。

2024年第二季末库存为28.1亿美元,上季为26.9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30.5亿美元。季末库存周转天数130天,上季为122天,去年同期则为126天。

第二季支付现金股息7,300万美元,回购8,800万美元公司股票,完成了2021年7月1日公布之10.4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画。2024年6月21日,公司将启动新的股票回购计画,并准备在3年内回购11.0亿美元公司股票,该计画由两个子计画组成。

意法半导体的净财务状况(非美国通用会计原则),截至2024年6月29日为32.0亿美元;截止2024年3月30日则为31.3亿美元。流动资产总计62.9亿美元,负债总计30.9亿美元。考量到尚未发生支出的专案拨款预付款项对流动资产总额之影响,调整後的净财务状况为28亿美元。

针对业务展望,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营收指引中位数:净营收预计将达32.5亿美元,较上季提升约0.6%,上下浮动350个基点;毛利率约38%,上下浮动200个基点;本业务展望假设2024年第三季美元兑欧元汇率约1.07美元=1.00欧元,包括当前套期保值合约之影响;第三季关帐日为2024年9月28日。…

吹哨者指控 OpenAI 非法禁止员工警告 AI 风险

最近吹哨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投诉:指控 OpenAI 非法禁止员工警告监管机构 AI 技术的潜在风险。

投诉称OpenAI公布了严格的雇用、离职和保密协议,可能惩罚向联邦监管机构提出疑虑的员工。之前OpenAI安全团队成员被迫仓促完成GPT-4 Omni模型安全测试,以赶上5月发表日。有人担心OpenAI只在乎速度和市场主导地位,而非完整的安全测试。

且OpenAI要求员工放弃联邦举报人补偿权利,公司要求向当局披露讯息前必须获得公司同意,员工被劝阻向联邦政府报告违规行为。

OpenAI回应,否认安全流程走捷径,但承认新模型发表时程对员工造成压力,且公司举报人政策有保护员工披露风险的权利。OpenAI称已修改离职流程,移除不得诋毁公司的条款。

这些指控引发外界对AI公司公开呼吁监管的诚意及公司做法的质疑,有人担心AI业自我监管的充分性,这些情况都突显公司保密与AI开发透明度之间的矛盾。

吹哨者敦促SEC调查并对OpenAI和AI业类似举动采取行动,确保AI从业者能自由向政府提出AI潜在风险和安全疑虑。

OpenAI对AI安全的公开立场与实际做法可能有不小差异,代表AI开发时透明度、监管和安全性等问题仍有不少路要走。

  • OpenAI illegally stopped staff from sharing dangers, whistleblowers say
  • Whistleblowers Say OpenAI Broke Promise to Rigorously Test AI for Danger Before Releasing
  • OpenAI agreements blocked staff from revealing